vision pro后思考:中国vr/ar产业走到哪了?-人生就是博

您好,欢迎访问山东晶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人生就是博官网!  | 联系人生就是博
当前位置: > 资讯动态 > 行业新闻 > vision pro后思考:中国vr/ar产业走到哪了?
新闻资讯
行业资讯
山东晶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
电       话:0531-8871-2788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58-0531-2788
传       真:0531-8871-0988
华东服务中心:济南市高新区    化纤厂路13号华诚工业园
华东城市展厅:济南市高新区开拓路2269号维旺工业园
vision pro后思考:中国vr/ar产业走到哪了? 发布时间:2023-06-16  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阅读量:68

近半个世纪,苹果的每一次创新,都开辟了新的硬件范式。背后也孕育着巨大的增量市场。本次apple vision pro的问世引爆了整个vr、ar行业。那么,它的出现会给pico等国产vr设备带来怎样的辐射效应?

今年4月,pico也正式上线了vr一体机pico4 pro,在芯片、光学组件和体验感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。小米也在该领域持续蓄力,并于今年2月推出首款ar眼镜。未来,vision pro这一信号必定会加速vr产业的发展,不仅如此,其对于vr设备上的产业链也孕育着机会。设想一下,在家可以在150寸屏幕上看电影、玩游戏,曾经科幻电影里的设想也马上变为现实。然而,vision pro的高昂定价将人们拉回到了现实。这也意味着,距离ar/vr走进千家万户并非近在咫尺。但对于整个产业而言,却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开端。而透过苹果的这款现象级产品,对大洋彼岸的中国vr/ar产业而言,也更是一个好的借鉴和未来方向。

未标题-61.jpg

苹果,一个“ar帝国”

apple vision pro的诞世开启了「后iphone时代」。可以说,vision pro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。它所呈现的mr混合现实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虚拟世界,并仅需要眼神和手势就可以完成操作。在苹果推出的vision pro中,有很多亮点值得探讨,其背后对vr、ar行业及上下游供应链都有更深远的意义。

首先,第一大亮点是芯片。本次vision pro不仅采用了苹果自研的m2芯片,还加了一颗r1芯片。两颗芯片组合,直接将vision pro的算力拉到了一台正规电脑的水平。其中m2是用于苹果电脑的最新芯片,负责处理日常数据;r1是专门用于头显设备的芯片,负责处理摄像头和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。正是m2 r1芯片的组合,才得以让苹果头显上的摄像头、传感器与麦克风变得更加灵敏,尽可能降低延迟。

据了解,苹果至少为vision pro从头研发过三款芯片。在曾经研发vision pro芯片的过程中,还脱胎过一个用于macbook的芯片——m1。vision pro的第二大亮点是,通过12个摄像头和5个传感器实现混合现实。这些摄像头和传感器会将周围的环境实时转换到屏幕中,并且可以不断追踪人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。最新的vision pro只需要眼神和手势就可以完成操作。

最终呈现的效果是,戴上vision pro,在现实世界中即可看到手机和电脑上的“世界”,从而实现混合现实。苹果想要做的是将科幻电影中畅想过的未来世界带到现实中。比如,人们可以在家里用150寸屏幕看电影、玩游戏,享受电影院里带来的奇特感受,也可以在飞机上抬起头就能在虚拟世界打开办公软件等等。

未标题-67.jpg

随着vision pro的到来,苹果也为其设计了新的操作系统——visionos。这是本次最具革命性的亮点。众所周知,苹果的每个新硬件都配有新的操作系统。本次的visionos也继承了这一传统,苹果称之为“第一个为空间计算而设计的操作系统”。在架构层面,visionos与macos和ios共享核心模块,但增加了一个 “实时子系统 (real-time subsystem)” 用于在apple vision pro上处理交互式视觉效果。

与苹果的其他操作系统不同的是,visionos摆脱了传统显示器的边界限制,使用了三维界面的设计,使应用程序可以以不同的比例并排出现。而且,通过自然光线的反射,可以让用户感受到与应用程序的距离感。在visionos系统中,用户会首先进入到“公共空间”(shared space),类似于平板与手机上的桌面。当用户通过眼球聚焦在某一个应用时,画面又会从平面转入立体。

在此基础上,用户在新的操作系统还可以使用苹果专为vision pro打造的app生态,包括adobe、microsoft teams和zoom等应用程序。此外,苹果还设计了开发者工具套件,以便第三方开发者为vision pro设计个性化的应用程序。虽然目前visionos仍处于起步阶段,但从开发人员的规模得以窥探出操作系统的成熟度。从苹果官方了解到,visionos是建立在苹果内部3600万名注册开发人员之上的操作系统。

十年磨一剑。在vision pro的背后,苹果为此花费了八年时间、投入上百亿美元,不仅自研设备,还选择索尼、台积电等多个独家供应商。在前不久的wwdc23大会上,库克终于再次用了「革命性产品」一词。从2014年扎克伯格收购oculus开始,苹果就不断扩大ar/vr项目的研发。据晚点报道,苹果从2015年至2023年,八年时间共收购了11家ar、vr公司,并且每年都投入10亿美元。

苹果的这款vr头显不仅在操作系统和芯片等关键组件方面选择了自研路线,在其他环节也选了多个独家供应商。其中,micro oled显示屏由索尼独家供应;精密镜头由三菱化学公司供应;而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为vision pro完成了芯片代工;长盈精密作为机壳的主要供应商;摄像头模组由高伟电子独家供应;外接电源、声学单元由歌尔声学独家供应;由立讯精密独家完成组装代工。从全球视角看,苹果vision pro的推出给一些电子零件制造商带来了希望。实际上,相关行业人士对此表示担忧。虽然对亚洲供应商而言,销售额有明显上升,市场也会逐渐回暖。但供应商的复苏则取决于整个vr/ar市场环境。而近几年,该行业的表现有些令人失望。

从pico、小米,看国产vr/ar行业进程

“苹果进入市场后,我们就可以期待vr设备的普及了。”一位行业人士发出了这样的感慨。在中国,也有一位vr玩家可以与被苹果收购的oculus一同作为行业标杆,它就是2021年被字节跳动收购的pico。今年4月19日,pico正式上线了vr一体机pico4 pro。pico的这款最新产品在传感器、芯片、光学模组多方面都进行了优化,但整体来看,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未标题-69.jpg

首先,芯片方面搭载了7nm制程的高通骁龙xr2芯片,单核、多核性能较上一代产品分别提升20%和30%;其次,在传感器方面,新产品上新增了一颗rgb vst摄像头,采用1600万像素的索尼传感器,进而实现了彩色透视的功能。在声学模组上,从设计、硬件、算法上均有迭代升级,比如音效有所增强,能提供更沉浸的空间音频。芯片则搭载了7nm制程的高通骁龙xr2芯片。最后,第四代在重量和厚度上较第三代也有所减少。

从上述的零部件更新迭代情况来看,pico4 pro在性能方面并未有太过“惊艳”的优化。实际上,不久前,pico内部刚传出了“主动收缩”的消息。有pico员工表示,本次的团队优化比例在20%-30%。虽然,pico官方团队表明,本次优化属于“正常的组织调整”,但在字节内部却传来了不同的声音,比如有传言称销售额要下调。种种迹象表明,pico目前离“与meta一决高下”的野心还有些距离。

再看pico的供应商们:首先,歌尔股份作为国内vr/ar厂商最主要的代工供应商,其2023年第一季度的表现不佳。从2023q1财报看,其营业收入同比上涨19.94%,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0.84%。由此可以说明,歌尔股份在第一季度的订单量有所减少。歌尔股份在2022年度财报上称其将继续秉持“精密零组件 智能硬件整机”的产品战略,积极推动声学、光学、微电子、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和虚拟/增强现实、智能无线耳机、智能可穿戴、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产品业务的发展。

这意味着,ar/vr的代工是歌尔股份的主要盈利方式。因此,从其今年第一季度表现可以看出国内vr/ar行业的近期发展。另外,为pico提供摄像头模组和摄像头镜头的「舜宇」,在其2022年度财报的表现中也可以更全面的看出国内vr/ar产业的发展。据舜宇光学科技2022年度财报,其总收入同比下降11.5%,主要原因为摄像头模组销售额有所下降;光学零件收入同比增加约7.9%,主要由于vr相关光学部件收入明显增加。研发方面收入同比增加6.1%,在vr/ar领域的支出有所增加。

然而,舜宇为pico提供的是摄像头模组和镜头,但根据财报显示,该领域的销售额有所下降。结合本次pico4 pro产品推出的优化程度,由此可以得出,近两年pico的势头有所下降。除了字节跳动,小米、百度和腾讯等大厂在vr、ar领域也有投入。2月27日,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微博展示了自家的ar眼镜。这是由小米生态链企业蜂巢科技推出的首款智能眼镜类产品——米家眼镜相机。但由于在光学棱镜的视场角局限和芯片算力等关键领域始终处于“卡脖子”状态,小米在该领域的研发速度还较为落后。但有一点值得肯定,在vr/ar这条赛道上,仍在坚持。

2016年,小米推出了vr盒子等硬件产品,并作为代理商引进meta oculus go系列产品。可以看出,小米一直在持续探索该领域,因此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,小米不太可能全军撤退,并且未来还会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。再看百度和腾讯等大厂。过去两年,百度在vr行业的表现较为领域。在《2022中国vr行业50强企业》榜单中,百度名列榜首,力压htc、歌尔股份、咪咕和科大讯飞等大厂。一直以来,在vr行业百度始终主打「希壤」平台,也是被百度称为“首个国产元宇宙”产品。

然而,2023年后,百度又将精力转向了ai大模型,对于vr领域的业务有边缘化的迹象。更令外界哗然的是腾讯和快手,2月16日,腾讯xr部门被爆整体取消,300多名员工只有两个月缓冲期寻找内部活水机会或直接离职,项目的负责人沈黎也在去年11月离职。另外,今年2月,快手元宇宙及全景视频项目负责人马英武也宣布离职。令人兴奋的是,苹果vision pro带来的“余震”会传导至国内ar/vr行业。较为直接的影响是,vision pro的颠覆性变革会对ar/vr产业及供应链带来机遇。而另一种间接影响是,市场传递出对vr设备的热度,与vision pro的高昂价格相互反作用,会将温度传导至国内vr市场。届时,pico等“平替”们将迎来机会。

芯片和卡脖子背后

对比苹果vision pro与国内vr“领头羊”pico,差距较为悬殊。从性能上看,虽然vision pro的很多模组和基础硬件都是国产品牌,但主要拉开差距的是芯片。国外头部vr厂商苹果、meta、微软、谷歌的芯片全部走自研路线,而国内采用的高通芯片始终处于“卡脖子”状态。具体看芯片对vr设备的影响,以vision pro为例,正是因为其搭载的m2 r1芯片组合,才得以让头显的算力和设备灵敏度突破业内领先水平。

未标题-66.jpg

从市场需求看,受疫情影响,消费端明显受抑制,国内vr/ar行业近两年增速有所放缓。而且从大厂的vr设备更新速度和研发速度看也较为落后,pico4 pro原定上线时间为2022年10月,后来推迟到了今年4月。据多方了解,为国内vr设备提供芯片的厂商,其更新迭代速度也有所放缓。但直到最近,事情发生了转机——苹果vision pro信号引发行业地震。这一信号必定会加速vr产业的发展,在国内,更会提高大厂对ar/vr行业的重视,提升产品设备的迭代速度。

然而,苹果vision pro的定价又将消费者拉回到了现实,3499美元(约2.5万元)的高昂价格让人望而却步。倘若明年年初,该款设备如期上线,那么,vr/ar将于明年年初走进现实世界。但要想vr/ar离走进千家万户,需要全行业的努力。

目前,在国内的消费市场,vr设备正在以轻量化、小型化的方向前进。比如在c端市场,vr设备要解决并非轻量级问题,而是vr的服务与体验。对此,国内多家厂商都在不断探索。如pico在最新的第四代产品上将重量和前端厚度都进行了优化,相较于pico neo3重量减少了100g,体积也减少了43%。而在其他灵敏度方面,则需要摄像头模组与镜头、芯片方面进行更新迭代。目前,在芯片方面国内仍有差距,在新的单品上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。不过,即使vision pro的发布对行业产生了引爆效果,但在其巨额成本背后,距离实现盈利还很遥远。对中国的vr/ar玩家而言,这场游戏还远未到终局。




未标题-3.jpg


服务热线:400-850-2788
电 话:0531-8871-2788  139-5316-9983
传 真:0531-8871-0988
邮 箱:sdkinda@163.com
网 址:www.sdkinda.com www.sdkinda.cn
    网站访问量:4849716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