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3日,韩国 lg电子(lg electronics)wonjae chang, jungsub kim,jeong soo lee等,在nature上发文,提出了一种基于流体自组装(fsa)技术的新转移方法,称为磁力辅助介电泳自组装技术(mdsat),它结合了磁力和介电泳(dep)力,在15分钟内,实现了同时的红色,绿色和蓝色(rgb) 转移,转移良率为 99.99%。与有机发光二极管 (oled) 显示器相比,micro led 显示器具有多种优势,包括长寿命和高亮度,因此作为下一代显示器一直备受关注。micro led 技术正在商业化用于大屏幕显示器,例如数字标牌,并且正在针对其他应用开展积极的研发计划,例如增强现实、柔性显示器和生物成像。
然而,转移技术存在重大障碍,如果需要第 10 代以上(2,940 × 3,370 mm 2) 玻璃尺寸获得高吞吐量、高良率的商业化,那么 microled 才能进入主流产品市场并与液晶显示器和 oled 显示器竞争。该报告中的磁力辅助介电泳自组装技术(mdsat)即是通过在micro led 中嵌入铁磁材料镍,控制整个运动,并通过施加以受体孔为中心的局部 dep 力,这些 micro led 被有效地捕获并组装在受体位点。此外,通过 micro led 和受体之间的形状匹配,展示了 rgb led 的并行组装。
最后,还制造了发光面板,显示出了无损伤转移特性和均匀rgb电致发光发射。研究证明了,磁力辅助介电电泳自组装技术mdsat方法,有望成为有力的转移技术,用以实现micro led主流商业产品大批量生产。
■ 报告部分内容
图1: 磁力辅助介电电泳自组装技术
磁力辅助介电电泳自组装技术magnetic-force-assisted dielectrophoretic self-assembly technology,mdsat流体装配过程示意图,以及根据comsol模拟计算的电泳dielectrophoresis,dep和磁力分布。
图2:电泳dep力,与微发光二极管显示材料
电泳dep力,与微发光二极管显示材料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,microled组装行为和转移屈服力的关系。
图3:形状失配缺陷的显微镜图像和示意图
形状失配缺陷的显微镜图像和示意图,以及作为受体孔高度函数的电泳dep力和转移屈服的变化。
图4:无源矩阵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面板的图像
无源矩阵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面板的图像,i–v特性和rgb光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