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“chatgpt”接力“元宇宙”,成为当下最为火热的科技词汇。那么,chatgpt和元宇宙有什么联系,前者又能为后者带来什么呢?chatgpt和元宇宙又能给显示产业带来什么影响呢?要回答这些问题,得先从chatgpt和元宇宙的定义说起:
chatgpt与元宇宙的定义:从chatgpt构词看,chat意为“聊天”。gpt是generative pre-trained transformer(生成式预训练变换器)的缩写。可以将chatgpt理解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,通过接受大量输入性文本数据训练和算法,从而生成符合人类语言逻辑的内容。而元宇宙同样是来自世界先进数字技术的综合构建。可与现实世界实现交互,甚至超越现实构建出全新的虚拟世界。实际上,元宇宙metaverse一词,最早出现在美国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部科幻小说,中文直译为“虚拟实景、虚拟世界”。元宇宙旨在构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。
■ chatgpt如何赋能元宇宙?
从两者的定义可以看出,元宇宙的概念和终极目标更为宏大,chatgpt是实现宏大目标中的一部分。因此,chatgpt 可以被集成到元宇宙平台中,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互动化的服务。一方面,chatgpt的核心在于拥有惊人算力的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)。另一方面,元宇宙很重要的环节是交互, chatgpt出现后,算法应用于元宇宙中的 ai,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互就有望进一步提升。我们知道,根据内容生产的形式,可以分为pgc、ugc以及aigc。三种方式的优劣势不同:pgc由专业团队生产内容,内容的可靠性高,但局限在于产量有限。ugc是通过用户来生产内容,这种情况下内容丰富多元,且产量充足,但存在的不足是内容质量参差不齐。aigc则是通过人工智能生产内容,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,内容产出兼顾效率与质量,未来技术完善,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目前,很多元宇宙是pgc状态,内容可靠性高,但产量远远跟不上需求。有了以aigc为核心的chatgpt,对元宇宙的体验会是一个很大的提升。
以aigc为核心的chatgpt是语言类ai技术的先进代表。而aigc除了生成文字,还能生成图片、视频、3d道具等更具表现力的产品,与硬件宽带、算力等共同组建未来元宇宙的发展框架,构建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。因此,可以说chatgpt将会对元宇宙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。
虽然目前chatgpt处在早期阶段,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,如生成内容质量,人生就是博的版权确认保护以及商业化探索等方面。不过,随着chatgpt使用者越来越多,训练素材数据库愈加丰富,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模型算法和提升内容创作水平,同时相关的法律制度也有望得到进一步完善,未来商业模式也将逐步清晰。届时,更为完善的chatgpt将有助于构建元宇宙世界。而元宇宙作为虚拟空间,显示是必不可少的交互端口。那么,在chatgpt赋能下的元宇宙,会给显示产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呢?在回到我们聚焦的显示产业之前,先看看元宇宙产业链的结构,找到显示在元宇宙产业链里的位置。
■ 显示在元宇宙产业链中的位置
元宇宙产业链可分为三个环节:基础层、核心层和应用层。基础层包括通信网络设施、算力基础设施以及新技术基础设施,为元宇宙提供传输、计算、存储等基础支撑。核心层主要是元宇宙的交互体验技术、时空生成技术以及终端入口,其中终端入口囊括了芯片、光学、声学、传感器、显示等技术,而显示技术根据终端入口设备的不同,会采用不同的显示技术路线,不同的显示技术路线背后,是不同的显示产业供应链。应用层包含了消费端应用服务、行业应用端服务以及政府端应用,可以覆盖多元的应用场景及领域。
不同显示技术在元宇宙的进展对于元宇宙,很重要的一点是交互,尤其是给用户的展现,而显示是向用户展现的基础。就目前的导入元宇宙应用来看,主要的显示产品来自“两小一大”:小尺寸的ar眼镜、小尺寸的vr头显、大尺寸的xr显示屏。
■ ar眼镜
ar设备具有受环境光影响大、显示尺寸小、可穿戴和移动式等特点。同时光波导技术轻薄、真实的优势使其成为在ar领域明确的技术路线,但光波导光损失大。而micro led on si制成的微显示器具有高亮度、高分辨率、轻便、低功耗等优势。因此,光波导结合micro led on si的技术路线有望成为ar设备的主流方案。
由于micro led在ar眼镜领域的优势明显,供应链厂商的布局动作也十分积极。在2022年,ams osram、晶元光电、jbd、芯颖显示等企业扩产micro led或产能逐步落地,三星、google等国际大厂收购micro led微显示科技企业,mojo vision、porotech、镭昱、诺视科技等均有新的技术突破。
■ vr头显
vr设备由于离眼睛较近,并且vr设备使用了各种光学器件,相当于用放大镜看屏幕,因此屏幕的分辨率十分重要。另一方面,且刷新率较低可能会引起用户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。所以,为了兼顾分辨率、刷新率,以及生产成本,当前的vr设备主要应用fast-lcd屏幕。目前amoled与硅基oled在这一领域的份额很少。mini led背光是传统直下式的升级,可以提高显示的亮度和对比度。fast-lcd与mini led背光相结合,能够进一步提升fast-lcd在高对比度、高刷新率、高亮度等方面的性能,辅以hdr功能,将更好地发挥vr产品近眼超清显示的画质要求。行家说research认为,各方面性能综合下来,mini led作为lcd的技术再升级,在vr市场具备一定的竞争力。
下表是目前已发布的搭载mini led技术的vr设备:
可以看到,目前推出mini led背光vr设备的终端有varjo、pimax以及meta。其中varjo的mini led背光供应链来自隆利科技和鸿利智汇。此外,meta推出的产品备受关注:meta quest pro有两块2.48英寸的lcd屏幕 mini led背光板,支持90hz刷新率、单眼1800x1920分辨率,504分区,1000 颗led,背光模组由鸿利智汇供应。
■ xr显示屏
不同于可穿戴式设备,沉浸式大屏使得用户可以跳出穿戴设备的约束,直观地带来沉浸感和交互感。当前元宇宙在大屏领域的主要战场是xr拍摄技术,包括vp虚拟拍摄和xr扩展现实。相较于传统的大屏显示,“沉浸感”与“交互感”是元宇宙下大屏显示必须具备两个关键点,因此,采用的显示屏虽然并非微间距,但是对屏的品质要求很高:硬件方面要关注的是其可靠性、一致性、刷新率、亮度、对灰度等级、广视角等多方面。所以,led显示产业链玩家的布局对推进大屏在元宇宙的发展十分重要。
目前,多家屏厂均有积极的布局,如洲明科技、视爵光旭、索尼、奥拓电子、利亚德、艾比森、联建光电、蓝普视讯、aet阿尔泰等,均有代表性经典案例落地。同时供应链也有相应的动作在背后支持,譬如封装端的国星光电、芯映光电、晶台光电,驱动ic玩家聚积科技、控制系统玩家诺瓦星云等。对于元宇宙大屏应用,行家说research认为,在前期元宇宙多实现虚拟拍摄、扩展现实当中,随后会逐渐扩展至更多的沉浸式大屏互动场景中,而后渗透至个人的工作场景中。
元宇宙的未来发展需要的是多方技术融合,协同发展,不仅仅依赖于某个技术。基于aigc为核心的chatgpt的发展,将推动元宇宙的加速构建。同时,针对虚拟世界的建立,其离不开更清晰、高画质的显示技术。
所以,当前元宇宙的各种发展也扩大了显示的应用边界,如在微显示方面对micro led和mini led背光的应用,也如在大屏显示中xr拍摄。